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云阳山之灵性
投稿人:卫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23 6:41:46  

上古时,神农氏首领炎帝带着其部下来到一座巍峨的大山下。这座山绵延在河谷平原和丘冈之中,峰峦连绵起伏,郁郁苍苍。一条河流汇两溪,穿过东北麓的峡谷,蜿蜒北去。蓊郁的层峰叠嶂,云蒸雾绕,在阳光的照射下,宛若人间仙境。炎帝脱口而出:“此山就叫云阳山吧”。话语一出,群山欢呼,万兽雀跃,众民同乐,炎帝的命名使山的灵与肉融为一体,为云阳山魂赋予了灵性。从此,在充满灵性云阳山的护佑下,炎帝华夏子孙在这里种五谷、采药、打猎、放牧,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创造了上古时代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和神农文化。  

斗转星移,逝者如斯。人类赋予了云阳山的灵性,而云阳山回报给人类更多的恩泽,尤其是其“雄、险、奇、秀、幽”的美丽画卷和无穷魅力不仅让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成就千古文章,功成名就,而且经过几千年风雨洗礼,几千年文化的积绽、融合、升华,成就了我们茶陵人引为豪的神农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代代勤劳智慧的茶陵人逐渐将其内化为特有的文化个性和性格品质,在与天斗与地斗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并推动着茶陵的发展。  

也许正是云阳山灵性的召唤和文化的不朽渗透力,历史上,这里不仅留下了127位进土和明清四大学士的经国之论和性灵之作,而且像大文豪黄庭坚、解缙、徐霞客、汤显祖,明太祖朱元璋,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等都在茶陵留下了有关云阳山山水水的不朽诗篇。一批批文化精灵在丽日繁星的更替中,在胸怀博大的云阳山水哺育下,用文学和人格演绎着茶陵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四相文章冠两朝,际会时代风云,率真自然的茶陵诗派,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熠熠生辉。明朝茶陵知州林延玉的一句“云山水月,天然真乐,无往弗在,亦奚以功名为哉”,将云阳山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至情至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云阳山,在犀城以西五公里的洣水河畔,峰连七十一,方圆七十里。相传,这里既是炎帝神农氏的雨师赤松子的封地,又是云阳氏的封地,“可以长生,可以隐居”。千百年来,云阳山特有的灵性铸就了“古南岳”、“亚衡山”之美誉。时过境迁,很多有关云阳山的神奇传说和才子佳话都随历史尘土灰飞烟灭,但是云阳寺、赤松坛、罗汉庵、观音庵、白云仙、紫云仙、老君庙等寺观庙宇,却在千年的风雨洗礼中永不褪色,成为人们心中朝拜和追求心灵向善的圣地。张良试剑、五雷池、观音崖等一个个故事都在中华大地上传扬,紫微叠翠等自然风光让灵性的云阳山更加魅力四射。玉华洞、真仙洞、麻叶洞等诸多溶洞,形成了一个个瑰丽奇特的地下艺术宫殿,让人充满遐想之余,不得不感叹云阳山之灵性,大自然鬼斧神匠之奇特。  

也是云阳山灵性的召唤,追寻古人的足迹,工作之余我常在春夏秋冬的不同时节,怀揣或喜、或忧、或悲的不同心境,数次爬上云阳山,登上碉堡顶,尽情享受云山阳光、空气、雨露的恩赐;尽情欣赏紫微叠翠、金线吊葫芦、“千岩泉洒落,万壑树参天”、“一览众峰环八极,云衣缥缈鹤仪形”之美景。让疲惫无奈的心灵在云阳山的怀抱中放松休憩、大彻大悟、吸取力量。站在云山林海之中,穿越千年的时空,回想始祖炎帝伟岸、宽容、坚毅为万民造福的博大胸襟;回想克服艰难险阻,34年间不停息而用脚丈量大半个中国的第一人,到了51岁还登上云阳山,成就了集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千古奇人徐霞客。那种心灵的震撼和感动被云阳山的灵性一次又一次激起,站在云山之巅,被清风梳理思绪,让甘露滋润心田,那时常萦绕在我心中的不解之结和世俗烦忧顿时会悄然而逝。  

让我们秉承始祖炎帝文化的精髓,秉承徐霞客无畏不惧,百折不挠的精神,吸云阳山水之灵气,聚精、气、神为一体。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抛弃困扰自我的各种世俗烦恼,挑战困难和挫折,扬起生命的风帆,阔步前步,在人生征程中去奋力拼搏。最终,我们会象徐霞客那样把那些所谓的磨难和困苦都踩在脚下,抛向身后,胜利到达自己的理想彼岸。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